綜合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4日表示,他們在尋找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
歐核中心發(fā)言人因坎德拉稱,物理學家已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玻色子,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玻色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即比原子還小的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理論由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學家希格斯于1964年提出,希格斯認為,在137億年前的大爆炸中,希格斯玻色子使物質得到質量(萬有引力則將質量變成重量),使恒星和行星都得以誕生,最終孕育生命。這一理論可解釋粒子為何擁有質量,從而演化為萬事萬物。人類距離了解宇宙誕生之謎或許將要邁進一大步。
歐核中心表示,還需要更多研究數據對發(fā)現(xiàn)進行驗證。
【延伸閱讀】若找到希格斯玻色子,或能拿下諾貝爾獎
美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將宣布是否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物理學界定新發(fā)現(xiàn)標準非常嚴格,當前數據難以作為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憑證,但物理學家們相信數十年對“上帝粒子”的追逐即將終結;有專家認為,若真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將獲得諾貝爾獎。
【背景資料】什么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尋找它的意義何在?
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們建立起被稱為“標準模型”的粒子物理學理論,它把基本粒子分成3大類:夸克、輕子與玻色子。“標準模型”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種未被證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難以尋覓又極為重要,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