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脂質(zhì)協(xié)會(NLA)于2014年9月發(fā)布了《以患者為中心治療血脂異常指南建議書》的第一部分,即“執(zhí)行摘要“部分。此次指南建議書基于5月份的指南草案進一步的拓展了相關(guān)內(nèi)容。現(xiàn)編譯要點與讀者分享。
一、建議書框架
此次血脂異常治療指南建議書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的內(nèi)容:
1. NLA指南專家組意見規(guī)劃的背景及概念框架。
2. 成人血脂水平篩查和分類。
3. 血脂異常治療中干預措施的預期治療目標。
4.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和基于風險評估的治療目標。
5. 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non-HDL-C和LDL-C)應作為治療的主要目標。
6. 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降低血脂異常患病率及死亡率。
二、建議書主要結(jié)論
NLA專家組通過匯總多方意見,再討論分析后,得出以下幾條結(jié)論,這些結(jié)論將指導未來指南的修訂工作。
1. 循環(huán)載脂蛋白Apo B相關(guān)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包括non-HDL-C及LDL-C,即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根本原因,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大多數(shù)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ASCVD)事件的至關(guān)重要且最為基本的過程。
2. 降低升高的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水平能降低ASCVD風險,而ASCVD風險降低程度取決于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水平降低了多少。目前認為ASCVD風險降低的治療收益需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的,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
3. 根據(jù)患者ASCVD的絕對風險調(diào)整“降低風險”治療的強度。
4. 作為一個病理過程,動脈粥樣硬化在生命早期即出現(xiàn),且引發(fā)臨床ASCVD事件之前已進展了幾十年。因此,當評估治療的潛在獲益和危害時,中期、長期(終生)風險應得到充分考慮。
5. 若患者病情符合降脂藥物治療適應證,他汀治療是降低ASCVD風險的主要方式。
6. 同時需管理非血脂方面的ASCVD危險因素,特別是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等因素。
三、脂蛋白血脂水平分類及篩查
指南建議書指出,任何一個年齡≥20歲的成人都有必要每五年進行一次脂蛋白譜檢測,其檢查項目至少包括全膽固醇水平及HDL-C水平。如果行空腹檢測且甘油三酯<400mg/dL,可估算LDL-C水平
四、血脂異常干預治療的目標
1. LDL-C與非HDL-C
如果要降低患者的長期ASCVD風險,那么包括LDL-C與非HDL-C的致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應作為治療的主要指標。雖然LDL-C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治療主要指標,NLA專家組認為非HDL-C是一個更為理想的治療主要指標。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富含甘油三酯的殘余脂蛋白亦可進入動脈管壁,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這點與LDL-C相似。
(2)與LDL-C相比,非HDL-C與ApoB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因此與致動脈粥樣硬化顆粒的總負擔密切相關(guān)。
(3)甘油三酯及VLDL-C水平升高反應了肝臟來源致動脈粥樣硬化顆粒,且這些產(chǎn)物至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更強。
. ApoB
作為一項可選性的二級檢測指標,ApoB尤其獨特的臨床意義。
(1)上已述及,ApoB與非LDL-C關(guān)系密切,因此預測作用理想。
(2)因為幾乎所有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顆粒都含有ApoB,因此ApoB是預測循環(huán)內(nèi)致動脈粥樣硬化顆?倲(shù)量的直接指標。
(3)ApoB或可升高殘余ASCVD風險,這是因為諸如他汀等藥物僅降低膽固醇水平,而非ApoB水平。
一般來說,如果臨床選擇了ApoB作為評估指標之一,那么對于極高;颊撸ApoB水平應控制在小于80mg/dL,除此之外,其他患者ApoB水平需控制在90mg/dL以下。
3. 甘油三酯
除非甘油三酯≥500mg/dL,否則甘油三酯本身并不是治療的目標之一。具體來說,當甘油三酯處于200至499mg/dL,治療目標應為LDL-C及非HDL-C;若甘油三酯≥500mg/dL,特別是那些≥1000mg/dL的患者,應將控制甘油三酯作為主要治療目標以預防胰腺炎。
4. HDL-C
雖然HDL-C并不是治療目標之一,但是不能忽視其具有的風險預測意義,以及其水平變化的臨床指導意義。
5. 代謝綜合征
作為ASCVD及2型糖尿病的獨立風險因素,代謝綜合征無疑是治療目標之一,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生活方式干預調(diào)節(jié)
|